萬名民兵志愿者幫群眾搶收搶種
本報訊本市連日的強降雨天氣過程,造成土壤水分飽和,局部農田積水嚴重,給群眾秋收秋種帶來困難。
邢臺軍分區(qū)把應對連陰雨、幫助群眾搶收搶種作為當前最重要、最緊迫的任務,要求轄區(qū)18個人武部多方調度調集農機具,組織發(fā)動萬余名民兵志愿者積極投身搶收搶種行動,確保秋糧應收盡收、顆粒歸倉,確保秋冬播應種盡種、面積穩(wěn)定。
“搶收搶種的速度,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經濟收入?!毙吓_軍分區(qū)政委荊玉師介紹,他們發(fā)動民兵黨員骨干組成1200余支“雙搶”民兵志愿者小分隊,調集300余臺農用運輸車、500余臺抽水機、20000多件蛇皮袋、100余臺無人機等機械物資投入搶收搶種一線,讓一身身“迷彩綠”成為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的“定心丸”。
10月9日,記者在寧晉縣大曹莊鎮(zhèn)玉米地看到,大片農田受淹浸泡,內澇積水40多厘米。
“玉米收不回來,急!小麥種不下去,更急!”與官兵在玉米地里搶收玉米的種植戶白雙偉說,這些玉米10多天前就該收倉,再不收割就會爛在地里,還將影響小麥的種植。
小麥早種一天,創(chuàng)收就多一分。在搶收現(xiàn)場,寧晉縣人武部120多名官兵組成的“搶收”突擊隊,分為6個小組,官兵挽起褲腿,甩開膀子,和群眾一起抽水、搬運、裝載……在冰冷的泥水中,揮汗如雨,奮戰(zhàn)9個多小時,搶收玉米5萬余斤,組裝架設20多臺抽水泵抽水18萬立方米。
分類施策搶收快收。任澤區(qū)人武部通過組織民兵逐個地塊摸清秋糧作物成熟時間、土壤墑情、田間積水等狀況,細化搶收方案,對墑情適宜的地塊,多方協(xié)調10多個農機合作社、30多家機耕服務隊,加快機收進度,提高機收質量,減少機收損失。
一邊搶收一邊籌劃搶種。為提早打下?lián)尫N的基礎,南和區(qū)人武部協(xié)調
市、縣農業(yè)專家和農技人員,深入田間地頭,蹲點包片,面對面、手把手地指導農民落實關鍵措施。針對部分地區(qū)播期推遲、晚播面積大的情況,復制刻錄種植光盤2000余張,免費發(fā)放給受災群眾,大力推廣小麥寬幅精播、秸稈還田、配方施肥、種肥同施、播后鎮(zhèn)壓等標準化技術模式,提高播種質量,力爭實現(xiàn)一播全苗。
“感謝共產黨,感謝親人解放軍和民兵同志們!”前一天還愁眉苦臉的空巢老人魯濤臉上樂開了花:“俺家種的玉米、花生、山藥都淹了,原以為下半年會斷了經濟收入,沒想到內澇水排得那么快,讓我又看到了希望!”
據(jù)悉,在“雙搶”行動中,邢臺軍分區(qū)還運用紅外熱成像、水下聲吶等技術,完成60公里重點堤壩立體勘測,采取三維建模技術還原圩堤水上水下地形面貌,分析查找出疑似險情11處,提出9條合理建議,不僅為地方政府下一步冬修水利提供數(shù)據(jù)支撐,更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可靠依據(jù)。(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英通訊員 王健文/圖)